心理救助的工作流程
第一部分
问题的分级分类
2020年1月27日国家卫生与健康委员会发布了
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》,专家组把目标人群分成了四级。
一级目标人群就是住院重症患者、一线的医护人员、疾控人员和管理人员。
在这里需要注意一级人群干预中的两类问题:
*对于医疗咨询的服务,必须转介医疗咨询热线,提供卫健委最权威推荐(详见后文)。
*对于原本是自杀、自伤或重度抑郁等危机个案,建议转介危机干预热线,提供推荐最权威列表(详见后文)。
二级目标人群是关于居家隔离的轻症患者(密切接触者、疑似患者)、就诊的发热患者。
三级目标人群是一二级人员的亲属、朋友、同事等,参加疫情应对的后方救援者。四级目标人群是受疫情防控措施影响的疫区相关人群、易感人群、普通公众。
目前的疫情形式严峻,在此给大家一些心理疏导的温馨建议:
1、停下觉察。慢下来觉察有助于缓解焦虑。
2、接纳变化。尝试接纳是克服恐慌的开始。
3、保持能量。身体有力量是健康的标志之一。
4、合理宣泄。释放多余的负能量,让自己心里爽起来。
5、相互陪伴。在陪伴中找到相互支持的力量。
6、呼吸放松。做深呼吸再加自我暗示有利于心理减负。
7、为所当为。找回对生活的掌控感。
8、寻求帮助。要记住,自己永远不是孤单一人面对疫情。
第二部分
心理救助的流程
心理救助,我觉得就像战地救助一样,战地救助是止血、包扎、固定、护送,后方是处理、动刀、服药、清理伤口。前台要做的就是紧急处理,缓解情绪。很多同行在接线的时候发现自己感觉很无助,就是自己被冲击了,出现了替代性的创伤,主要一个原因是我们工作的一个理念。我认为我们要清楚的知道,心理救助就是一次性的心理咨询。因为我们平时说一次性心理咨询是50分钟或者是一个小时,现在可能是30分钟左右,是简洁快速的一种反应方式。
我认为,当我们救助一个人或者影响一个人,重要的不是觉得我们很伟大,而是要当事人觉得自己很伟大。所以虽然叫资源取向,这个取向资源不是指看国家做了多少、湖北做了多少、武汉做了多少、高校做了多少、北京幸福公益基金会做了多少,而是要看来电者本身。当他看到他自己有力量的时候,他才能真正的被抚慰了,他才真正的能够站起来了。
心理救助的流程
心理救助起作用的原因
当人们在压力状况下
&往往会认知狭窄,无法看到更多的有价值的内容;
&也没有能力去看到很多有价值的资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。
通过专业交谈
&让他的情绪稳定下来;
&他就有可能看到自身的力量和自己所拥有的资源;
&找到应对困难的方式方法,从而降低失控感和无助感,进而降低自身的焦虑感。
第三部分
危机干预的流程
心理危机干预的四步骤
自杀评估五条
1、自杀表现:情绪、痛苦水平、行为表现等;实施自杀询问:自杀想法、计划、行为和意向(想过死吗/亲人怎么办?/想怎么死?)
2、确认危险等级(以清华大学五级心理评估系统为例)
3、确定风险因素(自杀史)/确定保护因素(弹性/抗压力/爱/社会支持)
4、选择适当的干预措施:心理教育/推介资源/联系家人/报警
5、记录:风险评估,采取措施
自杀询问
详细询问想法,计划,行为,意向!
-想法:频率,强度,持续时间-最近的48小时内,过去的几个月,最坏的情况
-计划:时间,地点,杀伤性,容易性,准备活动
-行为:过去的尝试,失败的尝试,演练(系绳子,准备枪、农药)和非自杀性的自伤行为做对比
-意向:(1)多大程度上想实施计划
(2)认为计划是有杀伤性的还是仅仅自残
对年轻人:询问家长或监护人关于自杀的想法、计划、行为、情绪、行为和立场的改变。
第四部分
危机干预热线中的伦理
由于热线咨询存在局限性,心理中心无法提供危机干预服务。在情绪波动较大或遭遇疾病、危难时,人们有可能会产生极端情绪冲动,可能有自杀、他杀的冲动。怎么办?
考验我们的问题是:要不要上报?报告给组织或者领导?要不要报警?打110?
&只能心理教育;
&只能转介资源;
&只能联系家人
但是,如果来电者站在楼上,马上要死了,需要什么?— 报警!
所以需要:小组接线,团队工作。
PS:全国精神疾病专业机构开设的心理干预热线资源